跟着我急诊规培chu

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AllergicGranulomatosiswithPolyangiitis,AGPA),又称嗜酸性肉芽肿性血管炎。是主要累及中、小动脉的系统性血管炎的一种类型,较为罕见,它有三个显著的病理组织学特点,即坏死性血管炎、组织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和血管外肉芽肿。常见多器官受累包括肺、心脏、肝脏、脾、皮肤、周围神经、胃肠道和肾脏,通常肾脏损害程度较结节性多动脉炎及肉芽肿性血管炎(韦格纳肉芽肿)轻。本病的治疗原则是如果病人病情严重,临床表现典型,伴有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高,即使缺乏病理检查,也要开始治疗。

表现

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发病高峰年龄为30~40岁。男女均可患病典型病例一般分3期:前驱期、血管炎期和血管炎后期。

1.前驱期除一般性症状发热、全身不适外,常出现多种过敏性疾病的症状,以呼吸道表现为主,包括变应性鼻炎、鼻息肉病、哮喘和支气管炎,此期待续数年后进展至血管炎期。

2.血管炎期初起时多伴有全身症状,如全身不适、消瘦、发热、腿部肌肉痉挛性疼痛(尤其是腓肠肌)。由于受累血管广泛分布,此期临床表现复杂。约2/3病例有皮肤损害,最常见的是皮下小结、瘀斑、紫癜、溃疡或皮肤血管阻塞。

累及心脏时可引起心肌梗死和心力衰竭。

周围神经病变如单神经或多神经炎。

腹部器官缺血或梗死所致的腹痛、腹泻。

肺部受累最常见,常有咳嗽,咯血,胸部放射线检查显示斑片状浸润、结节、弥漫间质性病变伴有胸液渗出。

肾脏损害一般较轻,故通常只有轻微症状,但也有病情严重者表现为镜下血尿和(或)蛋白尿,可自行消退,也可发生肾功能不全,极少进展至肾衰竭。此期症状出现后原先的哮喘症状往往自行缓解。血管炎可急性发作并急剧恶化,以至威胁生命。

3.血管炎后期临床表现类似于前驱期,通常为严重的哮喘,还包括系统性血管炎引起的一系列继发性改变,如高血压、心肌梗死、慢性心功能不全、外周神经损伤后遗症等。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在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任何时期均可短暂发作,可反映疾病活动,但也与病情无关。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组织通常与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有一定关系,但也不完全如此,主要发生在肺、胃肠道和心脏。偶尔哮喘、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和血管炎可以同时出现。

诊断标准

结合临床表现和病理检查综合分析,而不单纯依赖病理检查结果。对于中年发病的病人,有持续数年的哮喘史,一旦出现多系统损害,即应考虑CSS。其他有助于诊断本病的特征还有非空洞性肺浸润、皮肤结节样病变、充血性心力衰竭、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以及血清IgE浓度升高等。

美国年确定变应性肉芽肿血管炎的诊断标准为(凡具备上述4条或4条以上者)可考虑本病的诊断。:

1.支气管哮喘。2.白细胞分类中血嗜酸性粒细胞10%。3.单发性或多发性单神经病变或多神经病变。4.游走性或一过性肺浸润。5.鼻窦病变。6.血管外嗜酸性粒细胞浸润。

治疗

大剂量氢化可的松(皮质醇)反应不佳时,尽早加用细胞毒药,如环磷酰胺或硫唑嘌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fangfz.com/xgybx/67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