腿疼?到底是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
在这里好好跟大家解释一下!
这里主要从两个病的病因、两个病的症状来区分一下!
风湿性关节炎
是一种常见的急性或慢性结缔组织炎症。有明确的病因,是由于链球菌(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且感染途径至关重要,咽部链球菌感染是发病的必要条件。
其主要临床表现是链球菌感染导致发热、咽痛、扁桃体发炎等,除了关节肿疼,还会引起四肢游走性的关节肿胀,还可以出现环形红斑、结节红斑等。
化验检查血沉快、C-反应蛋白增高、抗链球菌溶血素增高。主要治疗是先要应用抗生素治疗,对症给予消炎止痛药控制症状。
寒冷、潮湿等因素可诱发本病。下肢大关节如膝关节、踝关节最常受累。
风湿性关节炎活动期病理改变为,关节滑膜及周围组织水肿,滑膜下结缔组织中有黏液性变,纤维素样变及炎性细胞浸润,有时有不典型的风湿小体。活动期过后,关节内的渗出物可被吸收,一般不引起粘连,因此并不产生关节变形等后遗症。
舞蹈征
儿童感染链球菌后还会出现舞蹈征,女孩多见。患儿先有情绪不宁、烦躁、易怒等精神症状,继而出现无目的的快速动作,作皱眉、噘嘴等怪相,肢体可出现伸直和屈曲、内收和外展、旋前和旋后的无节律交替动作。疲劳及兴奋时明显,休息及镇静时减轻,睡眠时消失。
由于风湿热活动期以累及关节和心脏为主,因此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常伴有心肌炎、心内膜炎、心包炎等。有心悸、气促、心前区疼痛等症状。
注意事项
非活动期注意关节锻炼,关节处要注意保暖,避免潮湿;去除体内链球菌感染灶防止复发,如扁桃体炎反复发作可行扁桃体切除;患急性咽峡炎时即刻就医以免病情复发。
类风湿关节炎
是一种病因未明的慢性、以炎性滑膜炎为主的系统性疾病。好发于中老年女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的临床表现是反复发作的对称性四肢大小关节肿胀、疼痛,以双手指、双腕、双肘、双膝、双足趾关节肿胀、疼痛为主,伴有晨僵现象,可以导致关节畸形及功能丧失。
类风湿关节炎还会出现肺间质纤维化、贫血及肾脏损伤,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学检查,可以发现类风湿因子阳性、抗CCP抗体阳性等。
类风湿发病病理
RA的发病可能与遗传、感染、性激素等有关。RA关节炎的病理主要有滑膜衬里细胞增生、间质大量炎性细胞浸润,以及微血管的新生、血管翳的形成及软骨和骨组织的破坏等。
类风湿临床症状
比较常见的症状是晨僵,早晨起床时关节活动不灵活的主观感觉,它是关节炎症的一种非特异表现,其持续时间与炎症的严重程度成正比。
关节畸形手的畸形有梭形肿胀、尺侧偏斜、天鹅颈样畸形、钮扣花样畸形等。足的畸形有跖骨头向下半脱位引起的仰趾畸形、外翻畸形、跖趾关节半脱位、弯曲呈锤状趾及足外翻畸形。
类风湿关节外表现
关节外表现有发热、类风湿结节(属于机化的肉芽肿,好发于肘部、关节鹰嘴突、骶部等关节隆突部及经常受压处)、类风湿血管炎(主要累及小动脉的坏死性小动脉炎,可表现为指、趾端坏死、皮肤溃疡、外周神经病变等)及淋巴结肿大。
类风湿心脏受累表现
心脏受累可有心包炎、心包积液、心外膜、心肌及瓣膜的结节、心肌炎、冠状动脉炎、主动脉炎、传导障碍,慢性心内膜炎及心瓣膜纤维化等表现。
类风湿其他临床表现
贫血是RA最常见的关节外表现,属于慢性疾病性贫血,常为轻至中度。眼幼年患者可有葡萄膜炎,成人可有巩膜炎,可能由血管炎所致。还可有干燥性结膜角膜炎、巩膜软化、巩膜软化穿孔、角膜溶解。
所以,看到这里,你可以区分风湿和类风湿了吗?
备注: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告之即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