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深入挖掘安全问题是用药安全之本。
随着对风湿病机制的了解不断深入,相关靶向药物不断得到研发与创新。在生物制剂与小分子等药物创新与应用的过程中,药物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也亟待确定。在刚刚落幕的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年会(ACR)上,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风湿病和移植医学组的组长AnilRajpal博士就“FDA关于风湿病治疗安全问题的 消息”的主题进行了分享。本期由首都医科大医院风湿免疫科王玉华主任带我们走进ACR,分享FDA关于风湿病治疗安全问题的 消息。Janus激酶(JAK)抑制剂的安全性
JAK抑制剂是靶向JAK-STAT通路的口服小分子靶向合成药物,在治疗中度至重度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成人患者中证明有效。托法替布、巴瑞替尼、乌帕替尼是JAK抑制剂的代表药物,这三种药物均被用来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其中托法替布还被FDA批准用于治疗银屑病关节炎和多关节病等青少年特发性关节炎。严重感染、恶性肿瘤均被FDA列为这三种药物的黑框警告,血栓形成被列为巴瑞替尼、乌帕替尼的黑框警告。黑框警告(BoxedWarnings)是FDA发出的警告,其制定基于FDA对收到的上市后不良事件报告的评估,用于警告医生和患者某样有潜在风险和严重副作用及安全问题的药品。FDA规定,此警告必须以显著黑框的形式出现在药品包装的显著位置。王玉华主任提到,自JAK抑制剂上市以来,其疗效是毋庸置疑的,但越来越多不良事件的发生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为此,一项托法替布上市后需求安全性(PMR)研究于年被启动,持续至年,旨在评估托法替布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的长期安全性。图1托法替布上市后需求安全性(PMR)研究该研究为多中心、随机开放标签的三臂试验,纳入标准为大于50岁、有至少一个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患者,对5mgBID、10mgBID两个剂量的托法替布和对照药物的安全性开展评估,主要终点为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包括心血管死亡、非致命性心肌梗死和非致命性卒中)和恶性肿瘤(不包括非黑色素瘤皮肤癌)。PMR研究发现:
更高的剂量(10mgBID)是增加死亡率、血栓形成的信号。
建议患者在病情允许情况下,尽量从高剂量(10mg)转为低剂量治疗(5mg)。仅限于对肿瘤坏死因子(TNF)拮抗剂反应不足或不耐受的患者应使用高剂量托法替布。图2PMR研究结果及FDA更改的安全标签基于这些安全问题,FDA建议重新评估这些产品的利益-风险,考虑限制适应证。在年9月的FDA药物安全宣传中,药效、MACE、恶性肿瘤、血栓形成、死亡率等在内的警告及注意事项有所更新。图3更新的JAK抑制剂时间轴非甾体抗炎药(NSAID)妊娠期需谨慎
NSAID通常用于缓解疼痛和退烧,主要包括阿司匹林、布洛芬、萘普生、双氯芬酸和塞来昔布等药物。F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