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世界有8.5亿人患有肾脏疾病,在我国,慢性肾脏病患病率已高达10.8%,即十个人中有一个肾脏病人!全球因慢性肾脏病接受透析的患者人数正以每年5%~8%的速度持续增长,预计到年,慢性肾脏病将成为危害全球人类健康的第五大杀手。为了提高人们对慢性肾脏疾病及早期检测和预防对延缓慢性肾脏病的重要认识,从年起将每年3月份的第二个星期四为世界肾脏日。世界肾脏日是由国际肾脏病学会(ISN)和国际肾脏基金联盟(IFKF)联合提议设立,旨在提高全世界人们对肾脏疾病的认识,从而减少肾脏疾病的发生率及肾脏相关疾病对健康造成的影响。
今年的肾脏病日是3月11日,
主题是“积极面对肾病,共享精彩人生”
关于肾脏的知识,
你知道多少?
认识肾脏肾脏为成对的扁豆状器官,红褐色,位于腹膜后脊柱两旁浅窝中。
它的基本功能是生成尿液,借以清除体内代谢产物及某些废物、毒物,同时经重吸收功能保留水分及其他有用物质,如葡萄糖、蛋白质、氨基酸、钠离子、钾离子、碳酸氢钠等,以调节水、电解质平衡及维护酸碱平衡。
▲肾脏为成对的扁豆状器官
肾脏同时还有内分泌功能,生成肾素、促红细胞生成素、活性维生素D3、前列腺素、激肽等,又为机体部分内分泌激素的降解场所和肾外激素的靶器官。肾脏的这些功能,保证了机体内环境的稳定,使新陈代谢得以正常进行。
认识慢性肾脏病根据《慢性肾脏病筛查诊断及防治指南》,慢性肾脏病的定义为肾脏结构或功能异常>3个月;出现肾损伤(蛋白尿、尿沉渣异常、肾小管相关病变、组织学异常、影像学所见结构异常、肾移植病史)及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中任何一项指标,持续时间超过3个月,即可诊断为慢性肾脏病。
你对慢性肾脏病的了解肾脏的功能主要有:?生成尿液?清除血液内的代谢产物和多余的水分?调节血压?调节水,渗透压和pH值?参与红细胞(RBC)的生成?维持骨骼健康哪些人容易得慢性肾脏病我国最常见的三大肾脏病是糖尿病肾病、慢性肾小球肾炎和高血压性肾脏病,因此下列人群要提高警惕!
10类高危人群1、糖尿病人;
2、反复呼吸道、尿道、肠道感染的慢性感染者,容易发生肾小球肾炎;
3、高血压患者;
4、高尿酸血症患者;
5、长期服用止痛药、抗菌素、中药等肾毒性药物者;
6、65岁以上老年人;
7、有慢性肾脏病家族史者;
8、系统性红斑狼疮、系统性小血管炎、类风湿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
9、反复紫癜者;
10、老年前列腺增生或者习惯憋尿者。
如何保持肾脏健康?均衡饮食:许多肾脏疾病是由高血压和糖尿病引起的,所以保持健康的饮食可避免导致肾病的常见原因。
?定期锻炼:每天锻炼30分钟,可降低高血压和肥胖风险,这两者均是肾脏病的危险因素。
?适度饮水:多喝水有助于肾脏清除体内的钠、尿素和毒素,从而降低慢性肾脏病风险。建议每天饮水6-8杯。
?限盐:减少钠盐摄入量,维持钠摄入量6g/d。
?限酒:每天饮酒一杯以上可损伤肾脏,影响其正常功能。
?戒烟:吸烟可使血管收缩,导致肾脏血流供应减少,影响正常功能。此外,吸烟还可增加肾癌风险,约为50%。
?避免滥用药:非处方药虽然无需医师处方即可自行购买,但并不意味着对身体无害,滥用布洛芬和萘普生等药物可损伤肾脏。
?定期检查:对肾脏而言,尿常规检查既有价值又经济,应定期进行尿常规及其他检查,以早期发现可能存在的异常问题。
俗话说,肾好身体就好!肾脏掌管人体一身水运,每天我们的肾脏都要清理升左右的体液,堪称“劳苦功高”。
据统计,患有慢性肾脏病的人死于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是健康人的20倍以上。
这么重要的器官如何保养、出了问题怎么解决?
8个信号说明肾脏在求救
肾脏有巨大的代偿功能,且“轻伤不下火线”,通常没什么症状。只有肾功能破坏超过75%时才会出现贫血、恶心、乏力等症状。为了早点发现肾脏的求救信号,生活中别忽略这些蛛丝马迹。
?
眼睑或下肢浮肿
肾脏会导致水电解质调节功能受损,引起体内水钠增多,水分常积聚在最疏松的组织或身体最低部位,如眼睑或下肢。
?
头痛、乏力、睡眠不佳
肾病表现为头痛、乏力、记忆力下降、睡眠不佳等,多是合并高血压所致,特别是年轻人出现不明原因血压升高应该警惕肾脏疾患。
?
泡沫尿
当尿中蛋白、尿糖增多可以出现泡沫尿,尿液表面漂浮着一层细小泡沫状,不易消失,应警惕蛋白尿;如果是泡沫较大,消失得非常快,应警惕是否尿糖升高。
?
尿量变化
正常人入睡后代谢缓慢,夜尿显著少于白天尿量,夜间应不排尿或仅排1次,夜尿量约为24小时总量的1/4~1/3,如果经常超过2次以上,夜尿多于白天尿量,可能预示肾功能不全。
?
尿液检查异常
常规尿液检查如果出现蛋白或潜血阳性,可能是无症状性蛋白尿或无症状性血尿,应及时做尿蛋白定量或尿位相镜检查。
?
合并其他疾病
许多疾病容易出现肾脏损害,如高血压、糖尿病、痛风、多囊肾,已经有这些疾病患者应定期做尿液检查。
?
贫血
中度以上的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常常合并贫血,乏力、头晕、面色苍白等症状,这往往是肾功能不全导致肾脏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所致。因此,出现不明原因贫血,除了考虑血液系统疾病外,应检查有无肾脏疾病。
?
食欲不振
早期尿毒症患者经常出现食欲减退、恶心、皮肤瘙痒等表现。因此,有这些症状,特别是合并高血压、贫血的患者一定要查肾脏功能。
记住8招,远离肾脏病!
那么,有哪些方法可以预防肾脏病呢?遵循以下八个原则,可以降低患肾脏病发病和进展的风险。
01
适当运动
规律生活作息,锻炼身体,培养身心健康的生活方式。选择自己喜欢的、可以长期坚持的体育健身活动方式,如有氧运动、球类运动和我国传统健身运动等。
02
控制血糖
随着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糖尿病肾病已成为导致终末期肾脏病的第二位病因。对于肥胖、有糖尿病家族史的高危人群,定期监测血糖,如有异常,要及时就医。对于已经确诊糖尿病的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制定治疗方案及监测血糖,并定期复查尿微量白蛋白等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指标。
03
监测血压
肾脏是高血压损伤的靶器官之一,要定期监测血压及尿常规和肾功能,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04
控制体重
保持低盐低脂的健康饮食,避免超重、肥胖,既有助于减轻肾脏负担,又有利于预防糖尿病、高血压等可以损伤肾脏的疾病。
05
多喝水
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利于维持正常的尿量,保证肾脏的排泄功能,及时清除体内的钠、尿素等,从而降低慢性肾脏病的风险。
06
戒烟
研究表明,香烟中尼古丁可使肾小球滤过率增高,改变肾小管功能,加速慢性肾脏疾病恶化。
07
谨慎用药
镇痛药、含马兜铃酸的中药、抑酸药以及某些抗生素等是常见的可能导致肾损伤的药物,因此应避免随意服用药物,必要时应在医生指导下规范使用,并注意监测尿液和肾功能。
08
定期检查
如果您有一个或多个高危因素,请定期检查自己的尿常规和肾功能。有高血压、糖尿病、肾脏病家族史等高危因素的患者应定期监测尿常规、肾功能等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可能的肾脏病变,早期干预治疗。
扫描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