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皮肤癣菌病是犬猫皮肤的一种真菌感染,主要侵害生长期毛发和皮肤表层。通常称这种感染为金钱癣,因为在人的病变通常为环状或圆形。
病因
最常见的病原为犬小孢子菌(Microsporumcanis,从动物获得,如猫)、石膏样小孢子菌(Microsporumgypsum,从土壤获得)和须毛癣菌(Trichophytonmentagrophytes,从动物获得,如牛或马)。这些真菌均被称为皮肤癣菌(dermatophytes)。所有的皮肤癣菌都会传染人。皮肤癣菌只感染生长期毛发,所以当毛发停止生长或脱落,感染即可解决。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药物和疾病会增加持续感染皮肤癣菌病的风险。创伤和皮肤刺激(甚至是洗澡或美容)可能有助于皮肤癣菌的感染。
临床症状
脱毛是最常见的症状,但症状多变。皮屑、结痂和瘙痒也可发生,但也多变。可见因舔舐导致的丘疹、红色肿块、结痂、表皮剥脱或脱毛,以及皮肤色素沉着。
诊断检测
通过真菌培养确诊,真菌培养可确定皮肤癣菌的具体种类。真菌在培养基上生长通常需要2-4周,可在兽医诊所或外面的实验室进行。某些培养可在几天内完成,但其准确性较差。伍德氏灯检查可在诊室进行,包括使用钴蓝色光确定皮肤癣菌发出的荧光。然而,伍德氏灯只能鉴别犬小孢子菌的某些种。假阴性常见,假阳性也可发生。
治疗和随访
治疗方案
病灶使用局部治疗。具有良好的抗真菌活性的药物,如:利夫沙西,24h一次。同时配合增强免疫力的口服产品,如:加芪素,提高治愈率。
抗皮肤癣菌活性较弱、限制使用的制剂包括噻苯咪唑、碘制剂和氯已定。广泛或持续感染的病例通常使用口服药物,例如包括灰黄霉素、酮康唑、伊曲康唑、氟康唑和特比萘芬。通常在获得阴性培养结果后仍需持续使用2周。与这些药物有关的注意事项如下:
?灰黄霉素对骨髓(生成多种血液细胞的地方)具有潜在副作用。
? 犬首选酮康唑,但在猫使用必须小心。副作用包括呕吐、食欲下降,以及在极少的病例会导致肝病。
? 伊曲康唑和氟康唑与酮康唑相似;然而,猫对伊曲康唑的耐受性更佳。伊曲康唑也会有呕吐、食欲下降和肝病等副作用。在不能耐受酮康唑的犬通常使用氟康唑。
?特比萘芬,肝脏、肾脏疾病患者慎用,妊娠期的使用的安全性尚未确定。可能引起肠道反应,包括呕吐、食欲不振和腹泻。
环境控制也很重要。应将感染猫与其他动物隔离,家里的所有皮毛动物都应该治疗。必须清洁环境中的毛发和孢子,它们在环境中数月仍有感染力。用惠洁或卫康可有效清洁。不允许感染动物外出以免感染其他动物,尤其是狗场、展会和狗狗公园。
随访护理
必须进行重复培养以监测动物对治疗的反应,因为通常建议间隔1月的两次培养均为阴性后才能停止治疗。通常需要进行实验室检查来监测这些药物的副作用。
预后
治疗预后极好;然而,某些纯种猫很难治疗。某些猫在治疗的早期因感染毛发脱落看起来更糟,但是在1-2月后新的毛发通常开始生长。当决定何时停止治疗时,追踪培养很有必要,因为在真菌被彻底杀灭前几周,宠物可能看起来就好多了。
本文来源医院王梅医生
王梅赞赏